编者按: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出了一批清廉耿介、刚正不阿、敢于纠弹权奸、严惩贪官污吏的监察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历史上的监察官》系列文章,带您走近那些历史上的监察官,讲述他们的故事,领略他们的风采。
“介敢言,声动天下,斯古遗直也。”元朝丞相脱脱认为唐介直言敢谏、带动风气,不逊色于唐代的魏征。唐介(1010年—1069年),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北宋著名谏臣。唐介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无论是身为县令、还是担当御史,始终不避权贵、秉公执法,因弹劾奸佞,赢得“真御史”的美名。
唐介不避权贵、刚直不阿,从他在基层为官时就如此。唐介曾任莫州任丘县知县。当时任丘作为宋、辽两国使臣来往必经之路,途中设驿站,供给食宿。唐介上任伊始,见本县驿站的驿吏愁容满面,便问为何?驿吏陈述实情,“辽国的使臣太拿自己不当外人了,要这要那、勒索无度,划拨的经费根本不够用,我们不知搭了多少钱,几乎无法再维持生计了,怎能不苦?”唐介查明情况,火冒三丈,搬了张椅子坐在驿站门口,下令:“不是规定所该给的,一律不给!胆敢毁坏我处一草一木的, 坚决关押!”辽国使臣看到这副情形,也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好来好往了。
后来,唐介被调到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任殿中侍御史。他坦率耿直、嫉恶如仇,即使对于皇亲国戚也毫不畏惧,对于威严皇帝更是直谏无碍。外戚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妃的叔父。他无才无德,但凭借外戚关系一步登天,特别是还要一人包揽四个重要的职位。唐介与包拯、吴奎等再三劝谏,联合御史中丞王举正同百官在朝堂上辩论,剥夺了张尧佐两个官职。
不久,张尧佐又被加官,百官明哲保身,或是推脱搪塞或是沉默不语,只有唐介依然坚决反对。宋仁宗推说:“这不是朕的事儿,是中书省的决定。”中书省乃朝廷中枢部门,宰相们办公的地方,当时首宰即元老文彦博。唐介说:“我还不清楚?这正是中书省文彦博乘机网罗势力。”仁宗不解:“这话怎讲?”唐介道:“文彦博一贯讨好后宫。他在成都时就造了一种‘间金奇锦’献给了张贵妃,以致显达登用。正好,此时提及此事,请即罢黜文彦博!”仁宗一听大怒:“你什么意思?当朝宰相是因嫔妃而用?朕成了什么了?听枕边风的软货?”
唐介毫不顾惮仁宗态度,责问立在一旁战战兢兢的文彦博:“文彦博你扪心自问,是否确有此事,不可隐瞒!”文彦博赶紧拜倒在地,不住地谢罪。仁宗一看文彦博这么大岁数了,让个小谏官吓成这个样子,更愤怒,立刻要把唐介贬谪远方。唐介不慌不乱地说道,“臣受忠义的鼓舞,陛下就用大锅煮了我都无所谓,何况贬谪!”表明了自己“鼎镬不避,何辞于谪”的坚决态度。同时,唐介措词严厉地批评谏官吴奎首鼠两端,脚踩两只船。
宋仁宗折了面子,雷霆大怒,将唐介降级为春州别驾。王举正谏言处罚过重,宋仁宗醒悟过来,第二天改派唐介到英州,同时撤去文彦博宰相职务,将吴奎贬到地方。宋仁宗担心唐介路上出现意外,而背上千古骂名,于是派专人护送。
离开汴京那天,朝中很多官员为唐介送行。李师中赠他一首诗:“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己寒。”从此,唐介坦率耿直嫉恶如仇的美名轰动天下,朝臣皆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中共中央党校2017级博士研究生 何忠乐|绘图 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