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今年6月,中共一大会址前,一位白发老人回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入党初心。这位97岁的老党员是上海报业集团、原解放日报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肖木。在全国,和肖木一样与中国共产党同龄、与中国共产党共成长的老党员还有不少。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为了共同的理想,汇聚到鲜艳的党旗下,立下一生跟党走的誓言,从此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历经硝烟四起的革命年代、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七一”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五名97岁老党员,听他们回忆入党时的庄严时刻,讲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社会变迁,畅谈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看法和期望。这五名老党员分别是上海报业集团的肖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池邦木、湖南省安化县仙溪镇仙中村的吴礼初、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的廖媛花、四川省金堂县的吕秉温。
“只要党愿意接收我,我是一百个愿意”
九十七载倏忽而过,人生的许多片段或许都已散落风中,但入党的庄严时刻,这些老党员终身难忘。
1938年3月,年仅18岁的吕秉温在出生地山西临泉参加了民兵队,跟随自卫队抬担架、运公粮,在吕梁山区支援前线打游击。参加民兵第一年,同村地下党员史明问吕秉温是否愿意加入共产党,吕秉温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党愿意接收我,我是一百个愿意。”于是,在史明介绍下,吕秉温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42年,吕秉温通过了组织重重考验,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与吕秉温在战火纷飞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同,还有不少党员在入党前经历新旧社会的交替,耳闻目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后,激发了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
回想当年入党的故事,吴礼初老人如数家珍
1954年4月10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对吴礼初来说却并不寻常。这天,他接到仙溪公社党委书记邓国良的通知,“下午公社召开党员会议,你来参加一下”。自己只是入党积极分子,怎么有资格参加党员会议呢?吴礼初的心里有些纳闷。下午来到公社会议室,会议最后一项议程,就是同意吴礼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批准其成为预备党员。60多年过去了,吴礼初已近期颐之年,但成为预备党员和转正的日子仍清晰地刻印在心里。他说:“回忆起当时入党的情景,我至今感到无上光荣。”
和吴礼初相似,廖媛花亲身感受到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在和驻村宣传队员的交流中,她逐渐对党的政策有了清晰认识,萌生了入党的想法。1959年冬天,廖媛花和另外6名同志结伴到四把镇政府礼堂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没读过书、不识字的廖媛花举起右手跟着领誓人宣读入党誓词,她说,“那时候激动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感觉特别光荣,回到家里那股高兴劲一直没退”。
廖媛花老人在村委办和村干部交流
“我是党员,我得带头!”
党员不仅仅是荣誉和身份,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这些97岁的老党员,经历和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始终坚定跟党走,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中。
1947年1月,吕秉温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进步,被任命为七军十九师五十五团二营六连副指导员、指导员。1949年在一次对敌作战中,六连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攻克驻扎了一个营兵力的雕堡群。交战中,吕秉温面部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身为指挥员的他坚持不下火线。第一天,由于敌人火力凶猛任务没能完成。第二天,吕秉温调整作战方案,带领战友用800斤炸药炸开了前行的通道,通过强攻拿下了碉堡。
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和平年代,他们更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致力于国家建设,奋斗不止。
1954年,鹰厦铁路开始建设,这是当时通往福建的唯一铁路。1955年,鹰厦铁路三明大田段开始动工,国家号召当地民工支援建设。“我是党员,我得带头!”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池邦木二话没说,不顾家人反对,带领广平铭栋片、东西坑片30多位村民到大田县桃源镇赤头坂苦坑开挖铁路隧道。施工期间,池邦木不小心被山坡上滚落下来的石块砸伤了腿。伤情稍有好转,他又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中,直到大田段工程完工。
池邦木老人生活照
成长于战火纷飞的岁月,经历过新中国和平建设的年代,这些老党员们参与书写了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的壮丽史诗,见证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是深入人心”,池邦木老人指着自家的楼房,“你看,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住的砖头房子,不怕刮风下雨,冬天冷了还有取暖器。这些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有口饭吃就很知足了”。
“人要靠自己,才能过得踏实”
“共产党人不得公家一分钱便宜”“我是一个党员,必须以身作则”“人要靠自己,才能过得踏实”……几位老党员时刻保持清廉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吴礼初老人颤颤巍巍地写下“共产党人不得公家一分钱便宜”
吴礼初在仙溪公社工作时曾经负责水利建设、修建渡槽的工作。一天晚上,保管员悄悄来到家里,想把水利工程剩余的钢筋、水泥送给他,把家里的破房子修缮一下,吴礼初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建设时期也同样不能拿公家一砖一瓦,不能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
廖媛花不仅自身保持清廉本色,更对子孙言传身教。她时常教育子孙后辈:“在今天这样的新时代,只要踏踏实实地干,总会有饭吃,有好日子过。人生在世,要讲良心,要做正确的事。即使是穷,也要穷得清清白白,做见不得人的事会让别人背后戳脊梁。”
吕秉温老人坚持每天看报
吕秉温教育子孙从不打骂,但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这件事上,要求异常严格。吕秉温的儿子在派出所工作,有次遇到别人请托办事,犹豫不决,吕秉温得知后当即严厉训诫他千万不能做违反党性原则的事。曾有后辈埋怨他,当了一辈子干部没有给后辈安排过工作,吕秉温总是教育他们:“人要靠自己,才能过得踏实。”
“打‘老虎’拍‘苍蝇’,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
五位97岁的老党员们,尽管年龄大了,但是仍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实践。
肖木老人在中共一大会址留影
肖木一辈子都在和报纸打交道,至今还坚持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对于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就,他连连点头称赞:“当年我加入共产党,就是看到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谋幸福。这几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下大力气抓全面从严治党,做得很好,整个社会风气好转了,我们的党非常英明!”
“党中央横下一条心全面从严治党,打‘老虎’拍‘苍蝇’,严查我们老百姓身边的‘微腐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池邦木常年生活在村里,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捕捉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风气之变,“我们老百姓就讲究实实在在,前些年政府给贫困老百姓发补贴,有的干部吃拿卡要,把村民的救命钱都掏空了。现在好多了,再也没人敢伸手了。党中央抓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我们一百个赞成。只有清除了腐败分子,我们党和国家才有希望。”池邦木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肖木、池邦木、吴礼初、廖媛花、吕秉温……他们与党同龄、与党同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感慨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肖木老人写下了一首诗《我和党九七同行》:“睁开眼睛三座山,烽火漫漫奔向前。九七同龄同相庆,眉开眼笑百花繁。披荆斩棘当机断,勇往直前艳阳天。大浪淘沙真金现,潮消潮涨水云宽。”这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革命生涯的写照,也代表了所有老党员对97岁大党的拳拳之心和殷殷期望。(上海市、福建省、湖南省、广西区、四川省纪委监委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