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扶贫领域的警示教育片,防城港市港口区扶贫办原主任独断专行,将鸡苗采购业务交给‘好兄弟’,优亲厚友谋私利;给只有能力养殖10只鸡的贫困户发放几十只鸡苗,农户只好转给合作社或者扔掉,为完成业绩而造成大量浪费。”这是网友“绿草茵茵”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每月E题的留言。“晒晒您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话题抛出短短几天,就收到了近400条留言。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影响恶劣,群众深恶痛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密切协作配合,对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往深里抓、往实里治,精准发现、精准惩处、精准施治。
扛起政治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到云南省调研,在与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座谈交流时强调,要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处理截留款物、贪污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尤其在查处“四风”问题上要严到底、不能让,严肃处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中央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对2016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并建立管理台账,对未办结或办理不到位的,重新进行处置。各级纪委将优先研判处置巡视巡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和扶贫巡查等工作中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对胆敢向扶贫项目、资金“动奶酪”的腐败问题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坚持严查快办,严惩不贷,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失职失责的党委、政府、纪委和有关职能部门,严肃问责。
“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必须下真功夫,从省纪委做起,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从去年4月开始,青海省开展为期9个月的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今年3月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用3年时间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不断探索新手段新措施新方法。
2月1日,重庆市监委挂牌,同时亮相的还有被称为民生监督室的第八纪检监察室,专司民生监督工作。“成立即开局,开局即向第一民生工程中的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开战。”重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改革前民生监督工作由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改革后由第八纪检监察室专司,弥补联系区县和部门纪检监察室“属地监督”的局限,集中快速治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近日,北京市建立了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河北等五省区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扶贫协作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机制,在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督促整改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检查、合作核查。根据执纪审查和监察调查工作需要,在涉案款物查询、涉案人员查找、证据调查收集、数据信息采集等方面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机制,对相关案件开展跨区域合作。
拓宽监督渠道 精准发现问题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依靠群众,鼓励群众积极主动揭露身边的腐败和干部作风问题。”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拓宽监督渠道,精准发现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青海省目前还有29个县未脱贫,其中15个是深度贫困县。为此,青海省纪委监委将扶贫领域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搭建起全省范围内的扶贫领域“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立体式举报平台,通过多渠道受理问题线索,方便群众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进行举报,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的查处。同时,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统一归口管理,解决线索多头受理、统计路径不一的问题。
在湖南,扫描二维码关注“三湘e监督”公众号,进入“互联网+监督”平台后,便可一键举报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湖南省在省市县三级平台将各级各部门民生及扶贫资金和村级财务等向社会进行公开,精准扶贫情况、政策文件宣传等都一目了然。通过“互联网+监督”后台大数据比对分析,可排查出扶贫领域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疑似问题线索。
不少地方将巡视巡察作为及时发现问题的渠道之一。今后三年,陕西省在全省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对未摘帽贫困县(区)和省直相关职能部门实现巡视全覆盖,紧盯在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重点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巡视巡察联动,把监督触角延伸到镇办和村(居),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安全感。
针对扶贫领域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云南省纪委监委组织检查组,带着梳理形成的重点扶贫项目、重点扶贫资金及前期发现问题等清单,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进村入户,综合运用调研座谈、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走访了解等方式,一些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被深挖出来。今年上半年,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563起,处理323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91人,组织处理2647人,移送司法机关65人。
扶贫工作就要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甘肃省纪委监委面向全省征求了700余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经梳理汇总,有针对性地列出46项参考调研选题。3月中旬,由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领的调研组带着参考调研选题,来到天水市甘谷县、麦积区的几个村社,沿着村路边走边看边听,随机走进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情况以及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调研组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讲形势、交任务,查情况、找问题,传压力、教办法,形成了一批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成果。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由委领导牵头转化为作决策、抓落实的部署安排。
从严执纪问责 坚决刹住歪风
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河北村党总支原副书记李井伟工作不尽责,致使部分补助慰问金超过一年未发放到贫困户手中,李井伟被撤销党内职务;湖南省脱贫攻坚督查组到隆回县滩头镇石门村督查时发现,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大部分是在督查组到达前一天临时填写的,帮扶手册在督查当天临时填写的,石门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柳红等人受到处分……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集中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强化压力传导,促进责任落实,发挥示范引导和警示震慑作用。
精准监督要以严肃问责作为保证。有责要担责,失责必问责。今年1月,河北省委公开通报了张家口市及蔚县、康保县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主体责任缺失,工作作风不实,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的问题。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市县两级11名领导干部被问责。而在湖南,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不力的4个贫困县的县委和县纪委主要负责同志也接受了集中约谈。
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各级各部门需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动真碰硬的举措,从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今年3月,中央纪委调研督导组深入海南省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4个市县的6个乡镇、7个村,将察访与调研相结合,听民意,摸实情。反馈了调研督导情况时,提出9个方面的意见。对此,海南省纪委监委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把问题和要求逐项研究、逐一细化,制定23个方面60项具体整改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一些地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部分工作流于形式;扶贫工作会议多、文件多、表格多……福建省纪委监委建立监督检查联合工作机制,由省纪委监委负责牵头协调,立足监督的再监督,重点对检查计划、质量、结果进行监督,防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扎堆检查等问题。
“各纪检监察室在收到问题线索之日起,7日内提出直查直办、督办或转办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按程序办理……”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通过《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线索处置工作制度》,对问题线索的来源及受理、办理时限和流程等5个方面作出规范。今年以来,全区共立案查处在脱贫攻坚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63件。
广东省纪委监委把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对2016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查”,目前已起底问题线索4539件。同时在各地级市分别选择1个行政村(居)开展抽查复核,核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0个,处分23人。对于典型问题,采取省、市、县三级直查督办,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尝试通过协作区办案、异地交叉办案等方式提升质效。
阳奉阴违好大喜功,热衷形象劳民伤财,深度贫困县三都自治县在建的127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只有41个;不切实际上项目,弄虚作假抢“表现”,思南县种植的1.5万亩金银花,已基本毁损和撂荒……贵州省纪委监委给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画像,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警示教育月活动,省市县三级同步梳理相关典型案例、举办专项警示教育展。省委书记孙志刚率省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共500余人,观看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警示教育展,一个个典型案例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行百里者半九十。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下大力气、综合施策,深入发现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整治脱贫攻坚中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证。通过深入细致的专项治理,确保扶贫政策和资金项目惠及贫困群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