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难忘老支书的那番话

2018-01-28 10:49   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向能来

那是1983年7月1日,湖北省阳新县王英乡南李村小学会议室, 13名党员围坐在一起,讨论入党积极分子李圣传的入党之事。我当时是该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因为3名村干部中有2位是文盲,1位只念过小学,所以我被老支书尹定样安排列席党员大会,负责诵读《党章》有关章节及县、乡有关文件。

老支书对党员说:“我们现在虽然困难,但与解放前相比,不知好了多少倍,与当年红军、游击队比,不知安稳幸福了多少倍,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共产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要作贡献,要吃苦,一辈子不能变!” 老支书说的一点不假,当时的王英乡是湖北省重点贫困乡,交通闭塞,经济十分困难。在极端贫困的日子里,我时刻感受到老支书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毅力,他们带头自力更生修公路,造桔园,办林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在党员大会上“为党不怕苦,不怕累,多作贡献”的庄严承诺。

老支书质朴却火热的话语使当时才20岁的我热血沸腾,当天晚上,我就着煤油灯,一气呵成写好了人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于第二天一大早非常慎重地交给了老支书。在申请书中,我引用了老支书那几句话,决心为党多作贡献,要一辈子敬业奉献。

老支书被我的入党热情感染,很快安排75岁的退休老支书尹传近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他俩同心协力培养我。尹传近老人鼓励我把书教好,多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让库区更多的孩子走出去,教育我要吃得苦中苦,多干事,不能变。在我教书的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写了两份《入党申请书》,由于条件不成熟,党支部让我多历练历练。

两年后,我考聘为王英乡宣传干事。在我离开所教南李小学前往乡政府报到时,尹支书闻讯赶来送我,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一个好青年,是党的好苗子,想成为党内一员,往后在新岗位上要继续努力工作,要甘于吃苦,要多作贡献,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党员。”老支书还将我的2份入党申请书转交给区委组织委员。

在宣传工作岗位上,我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改写了王英乡宣传工作的落后历史,先后在中央、省、地媒体发稿100多篇,全面提升了王英库区的知名度。鉴于我突出的工作成绩和积极要求入党的表现,乡党委指派乡干部胡坤禹和石春泉当我的入党介绍人。这样,我先后有4位入党介绍人。

1985年7月1日,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我深深地记得,那天,乡党委召开全乡党员大会纪念党的生日,共有30名党员纳新,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有幸代表新党员发言,我在发言中引用了尹定样老支书的那段话:要一辈子敬业奉献,为党旗争辉添彩,永不改变。

(作者单位:阳新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