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由明转暗公款吃喝的“嘴”

2018-08-14 08:28   中国纪检监察报  

查处公款吃喝917起,处理1378人……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2018年6月全国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暴露出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公款吃喝行为,反映出少数地方和单位还没有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来,正风肃纪持续深入,一些藏身于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偏远“农家乐”等隐蔽场所的公款大吃大喝,以及用矿泉水瓶灌装白酒,巧借名目转嫁或摊派大吃大喝费用的伎俩都被“火眼金睛”识破,一些参与公款吃喝的人受到严肃查处。这也警示我们,当前仍有少数地方和党员干部不收手不收敛。可见,堵住公款吃喝的“嘴”,整治“舌尖上的腐败”,任重道远。

公款吃喝玩起“捉迷藏”

在持续高压态势之下,一些公款吃喝由明转暗,跟监督检查玩起了“捉迷藏”。有的挖空心思从吃喝场所上“突围”,有的在报销结算中“变形”,有的为把公款吃喝“摆上台面”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试图将其伪装得“合规”。

“医院简直成了‘招待处’!”湖北省大冶市中医院曾因违反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一年违规招待181次,引发舆论关注。但这种现象并非这家医院独有。随着一些在私人会所、“农家乐”、培训中心等场所公款大吃大喝的问题被陆续曝光,一时间,一些单位内部食堂竟成了一些人搞公款吃喝的“好去处”。

为填补公款大吃大喝的“窟窿”,有的单位在报销时暗度陈仓,通过虚开、代开发票,套取财政资金用于公款吃喝或送礼。安徽省蚌埠市曾通报,五河县杨庵农场原场长、党支部副书记裴某和党支部原书记陈某习惯在饭店“办公”,酒足饭饱之后再商谈业务。公款吃喝刹不住闸,两人便以办公用品、建材、五金用具等名义虚开发票,解决超额费用。

为抹去大吃大喝的“痕迹”,有的将吃喝费用转嫁给下级单位,有的让服务对象或企业老板前来结算。内蒙古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原狱政处处长王某在一次会议后组织参会人员在某酒店就餐。餐后,该局另一名干部李某在一家企业报销了聚餐费用。王某、李某都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参加公款吃喝的人员被诫勉谈话。

不管手段何等“高明”,消费方式如何奇葩,都不过是掩耳盗铃。湖北省南漳县一国企为掩人耳目,在公务接待中以拼音数字组合成的代号代替菜名。如此煞费苦心,也被揪了出来——其一把手受到严厉处分。

在正风肃纪越来越严的态势下,有的公款吃喝竟然从“地下”转到“地上”。为了堂而皇之大吃大喝,一些单位、一些人挖空了心思。正如多年前一个相声节目《巧立名目》中讽刺的,为了大吃大喝,厚着脸皮什么招数都使。

有的以“招商引资”为名安排公款大吃大喝。为更好地“服务”外地客商,贵州省剑河县财政局曾专门召开局党政班子会议,决定公款购买一批高档白酒。局里经费紧张,他们竟想出了向酒水经销商借款十几万元买酒的法子。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甚至将公款吃喝列入党支部学习“套餐”。据通报,重庆市江津区交通运输管理处党支部经其主要负责人同意,曾以开展支部学习为由,组织27名党员分三批到农家乐吃喝,吃喝费用在单位公款报销。

“个别领导干部不光带头参加公款吃喝,还往往是此类违规违纪行为的幕后‘推手’,践踏了纪律的严肃性。”福建省永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江渊说,必须追根溯源,对公款吃喝严纠到底、一寸不让,将“四风”问题消弭于无形。

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1至6月份全国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中,公款吃喝问题数量仍居高不下,前6个月达3306起,在13个违规类型中列第四位,处理人数达5195人。

中央三令五申,公款吃喝仍禁而不绝,原因何在?

有专家指出,裹挟于公务接待、公务交往中的公款吃喝不正之风此起彼伏,原因在于公权及其支配的公款出现异化、错位。沉迷于吃喝玩乐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武红军,在任时曾在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会议上公然宣称“吃吃喝喝不是个事儿”。他觉得自己当领导手中有特权,“两天没饭局就好像缺点什么”。如今,他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一些地方“酒桌文化”盛行,陈规陋习积习深重。湖南省安化县公安局曾假借“降低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之名,专程到贵州采购白酒600瓶。仅半年时间,这些白酒就被局机关食堂用于112次晚餐接待消费,其中既有内部公款吃喝,也有无公函接待消费。“县公安局违规采购、消费600瓶白酒的顶风违纪行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不良风气和习俗的影响,热衷于人情应酬、觥筹交错,吃喝玩乐形成惯性。”安化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还有一个原因是侥幸心理作祟。在监督检查的“十面埋伏”下,自己或他人偶尔一次大吃大喝未被发现,就越来越大胆。

“从众心理”也是一些党员干部公款吃喝的重要诱因。“用公款吃喝我承认,但不是我的独创,以前站里就是这样做的,都是为了工作嘛。”安徽省天长市天长街道畜牧兽医站站长王某被查时仿佛一肚子委屈。前任挥霍浪费公款吃喝,他“因循惯例”“涛声依旧”。最终,两人均受到党纪严惩,纯属咎由自取。

公款吃喝问题的产生,除了个人思想原因外,说到底还是对公款规范使用管控不严。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还应多问几句:财政预算是否严谨?审计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健全?公务接待的标准是否细化?执行是否严格?监督是否有力?

久久为功整治“顽疾”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毅力,重拳出击,久久为功。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党员领导干部应把主体责任担在肩上,以上率下,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不得超标准接待、公款吃喝,等等。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应严格监督、严肃查处、不留情面曝光,对顶风违纪者一个都不放过。据了解,广东省对公款吃喝“挖地三尺”,印发《关于开展整治潜入地下公款吃喝工作的通知》,列出“潜入地下”的公款吃喝行为和案例清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潜入地下公款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借助各类消费记录平台、税控电子信息平台等精准发现公款吃喝隐形变异问题,又要充分依托群众力量,织密监督网络,让公款吃喝等“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对发现的公款吃喝问题,从严执纪寸步不让,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隐形变异公款吃喝问题,揭开其“隐身衣”。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离不开健全的制度约束以及对制度的有力执行。制度是最坚固的“屏障”。《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一系列制度规定中,早已明确规定,正常公务接待必须提供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公务接待事前审批单和公务接待清单,等等。各地应结合实际,不断细化配套制度要求,并认真贯彻落实。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顽疾”,还要从预算、审计等各方面,加强对公款的监管。有专家指出,要建立长效机制,尤其是持续推进规范的预决算公开制度,使公务开支透明化制度化,让巧立名目公款大吃大喝者找不到理由、钻不了空子。(志阳 子艺 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