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啃“硬骨头”治“顽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018-11-16 10:01   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过去办事跑断腿,现在办事一站清,不仅程序简化了,事好办了,工作人员还笑脸相迎了,变化真是大!”提到英山县政务服务,湖北神力汽车半轴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胜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该县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用“钢牙”啃“硬骨头”,下“猛药”治“顽疾”,全面推行“1234”(明确一个服务主体、界定两类服务对象、落实三种服务职能、搭建四个服务平台)和“六联合”(联合代办、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审批、联合收费、联合验收)政务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一长五多”(行政审批时间长、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材料多,跑路多)现象,实行一站式代办、一卡式收费、“一条龙”服务,英山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经济生态不断优化,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在“管”上做“加法”,放管结合做实做细。该县在不断简化流程,减少审批,降低门槛的基础上,切实将“管”字做实做细,县政府政务中心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放管服”改革,按照“网上集中办理、服务便民利企、数据开放共享”的总体思路,会同县编办梳理编制了“一次办好”事项清单,扎实做好政务服务“一张网”各项工作,便于加强监管,真正实现“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县出入境办公系统升级为全国出入境办公系统,实现全国一张网,可异地受理。同时开通了公安办证服务网上预约受理,所有的证件工本费下调20%,所有证件的有效期限由5年提升到10年,通过免费自助照相终端机,每个申请人还省去照相费用20元。证照办好邮寄到家,这一系列的改革,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办事快上加快,好上加好,环境优化了。

在“放”上做“减法”,简政放权增添活力。该县简政放权,以“放”为主,大力精简审批事项。今年以来,县政务中心联合县编办、物价、工商等部门先后取消10项、承接9项、调整15项、合并5项、新增17项;经过调整后,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06项,比2014年清理前共计减少158项,减少达43.4%。“过去办理审批要跑多个部门,前后至少花21天时间。现在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口,3天内就可以办结了,而且只需要跑一次就好。”一位企业负责人在政务中心拿到项目许可证时不禁由衷感叹。

在“服”上做“乘法”,优化服务提质提效。县政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找到群众真正的需求,真正的难点,做好真正的服务。过去多次跑,现在跑一次甚至不用跑即可办好相关业务。2017年5月,房地产交易中心与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合署办公,使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有效衔接,做到一次性收取一份共性资料,一次性校验身份,彻底解决了过去群众跑多次、多部门重复提供资料的顽疾。通过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制作完善27种不动产登记办事收件材料清单,实行限时办结制。一个项目办齐各项手续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大大缩短了登记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破”上做“除法”,破除企业发展障碍。该县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的目标,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政府包办墙外事,企业只管墙内事。在解决个性问题的精准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全方位营造务实、诚信、高效的发展环境。全县16家与企业落户相关的审批科室成建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公,为落户英山的招商引资企业和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1234”和“六联合”模式推行后,企业不再和职能部门打交道,压缩了权利寻租空间,有效预防了“吃、拿、卡、要”等现象,杜绝了行政审批过程中审批单位腐败现象的发生,从体制、机制、制度上根除了腐败,真正构建了“亲”“清”的政商关系。同时,加强监督问责,重拳出击,整治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慢腾腾”的衙门风。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真正让企业长得快、富得起、留得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