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事关发展大局,步伐导引前进方向。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标注着我国由此踏上乘势而上的新发展新征程。
经过来路艰辛,更能体味前路可贵。在通往“十四五”铺就的美好征途上,我们期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新发展,也时刻警醒、沉稳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展望而上,主动当下,面对时代抛出的一个个发展新命题,我们应当踏出何种节奏,迈出怎样步子走实走好新征途,是起步开局时期必须正视、予以解决的“首要一问”。
中国之治,理应踏出中国步伐。回首一路披荆斩棘,环视世界风云变幻,不论是量的合理增长,还是质的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始终以“人民”为底色,也因“人民”而“顶腰”。心中厚植为民情怀,方能脚下走出惠民图景。“十四五”画卷铺展,量度征途的路牌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更在于前行步履的虚实、节奏与力度。
这步子要实。踩实脚步,才能奋力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关键一招,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国产航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国之重器相继诞生;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正是凝心聚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才能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中赛出加速度;正是埋头苦干于增强定力、练好内功,中华儿女才能在种种风险考验下不惧惊涛、直面挑战。当前,中国航向标定、方位明确,注定不平凡的道路,背后都隐藏着坚守、落脚于行动。不走虚步,专注于自己的事,“十四五”发展图景必将踏出中国风采、踏响神州大地。
这节奏要稳。稳是主基调,决定着前行能否迈出大步伐。历史一再向我们昭示,任何奋发有为都是建立在稳的基础之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抓“六保”、促“六稳”,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就是在于深知,没有含“稳”的基本面,短期阵痛就可能演变为长期巨痛。稳,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着眼长远,抢占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前进道路上,要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是要拿出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在快与慢、急与缓的进击调校中,踩住鼓点,稳住阵脚。
这力量要足。不平凡的道路,更能实现历史性跨越,往往也需要注入强劲动力。“十三五”时期,一次次“危”与“机”彰显改革力度,一项项“增”与“减”充满民生温度,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更加有力的步伐向前稳步推进。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南针、主心骨。在“十四五”征途上不断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支撑托举新发展;迫切需要形成强大合力、凝聚磅礴伟力,团结亿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奔赴征途,孕育新的更大奇迹。(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纪委 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