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书林
水汪汪的雨水姑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时令已是“九九”中的“七九”了。这时,气温逐渐升高,虽然还有料峭的春寒,下雨的时间也可能多起来,下雪的几率却小了。当然,不是没有下雪的可能,“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嘛!这个时间段下的雪,俗称“百阳水”。就是说这个时候下了雪,往后一百天左右,老天爷会降一场雨。这时下的雪越大,那时降的雨相应地也会大一些。人们往往以立春后下雪的大小,来预料当年夏天是否有大水。
《辞海》释:“雨水”:在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开始。从此,雨量逐渐增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雨水:正月节。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水也。”
雨水时节也没有多少农活要做,只不过是油菜要喷施一点花蕾肥,这点农活只要利用两天早晚的时间,就可以干完。
这时,年的气氛还没有减退(或者正在过年),反而越来越浓。过了上九(正月初九),人们拜年拜得差不多了,就想起了耍龙灯、舞狮子、划采莲船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耍龙灯也很有讲究,名堂也多,有《二龙戏珠》《九龙下海》等,耍龙的数量不同,玩法也不一样。像《二龙戏珠》,就是两条龙共一个“珠”起舞,两条龙时而并列,时而两头相向,时而两首相聚,时而两尾相连,不停变幻着阵形和套路。
无论是耍龙灯,还是舞狮子、划采莲船都是民间艺人给村人拜年的一种方式。这个村子的龙灯(狮子、采莲船)到其他村子里去玩耍,必定是友好邻邦,那个村子首先是以集体的名誉(过去是姓氏家族,现在是村或者小组)来接洽欢迎。这些杂耍的队伍先在集体的场合玩一会儿,再一家一家地玩耍。集体和个人都会拿出礼物和鞭炮来欢迎和招待他们。一个村子耍完后,村子里还会留他们“下桩”(吃一顿丰盛的酒宴)。
乡戏、皮影这时正在紧锣密鼓地上演着。戏仔,皮影艺人这时拜年都拜得差不多了,有足够的时间出来唱戏、耍皮影。江汉平原有“拜年拜到十七八,唱戏唱到麦子黄”的说法。有一些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儿),平时家里的大人们看得紧,这些日子可以看戏为借口,出来会见自己的同学好友。
所谓“雨水:正月节”,指的是雨水节,差不多在元宵节前后。正月十五古称上元,夜谓之宵,故名元宵。是日,有吃元宵、观花灯的习俗。吃元宵,即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观花灯即是在十五之夜,街上的店铺门前都挂着一盏盏精制的灯笼。过去最好的花灯,要数那“跑马灯”了。那时,有一些能工巧匠,做出一些或动物或花草的图案,悬挂在灯笼里面,借助灯笼里蜡烛燃烧形成空气对流的原理,使图案活动起来。当然和现在的花灯相比,不知道要落后多少,但却别有一番趣味。
元宵夜晚,江汉平原的乡村还有“赶猫狗”的习俗。过去,江汉平原茅草丛生,野猫野狗常出没农家,侵扰家畜家禽。这天晚上,人们(特别是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会出去放野火——赶猫狗,人们点燃去冬残留在荒郊野外,或路边、或坑塘旁的草丛荆棘,熊熊烈火烧得藏身于其中的野猫野狗焦头烂额,四处逃窜。
雨水节气一过,农民们就要准备春耕了。
(报送单位:潜江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