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桥修好了,路也拓宽了,以后咱们出行再也不用心惊胆战了。三轮车和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农田里,真是太好了!”看着焕然一新的东河桥,枣阳市太平镇高公村村民老张喜笑颜开地对前来回访的巡察干部说道。
今年4月,枣阳市委第四巡察组在高公村开展巡察。巡察组走访中发现,高公村一组有一条小河,河的对面有100多亩耕地,河上仅有一座简易老桥,每遇雨季河水暴涨时桥面易被淹没,在农忙高峰期,每当大型农机频繁进出时,常因桥面狭窄、承重不足而被迫绕行,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群众意见很大。
随即,巡察组将这一问题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向太平镇党委作出反馈,下达《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该镇党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化解群众“烦心事”。
接到问题反馈后,太平镇党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召开会议,制定修缮老桥的施工方案。
“为保障农忙季节村民顺利过河收割小麦,最终确定由镇政府和村委出资修缮老桥,解决目前农业生产通行问题。”该镇党委副书记黄鑫说道。很快,施工队拆除危桥风险部件,重新修建了一座长20米、宽2.7米的新桥,桥与主路连接处还增加了3米长的护栏,保障了100多亩夏粮颗粒归仓。
无独有偶,在枣阳市新市镇王大桥村,一座崭新的小桥上,一车车红彤彤的鲜桃穿梭,满载致富的希望通往幸福的大道。
此前,枣阳市委第七巡察组开展对村巡察时,王大桥村部分村民反映,该村三组出入的钱界路上,有一座小桥路基薄、桥面窄,安全隐患大。最终在巡察组的督办下,小桥修整一新,桥墩桥基得到加固,桥面加宽至四米。
“烦心桥”变身“连心桥”,是枣阳市委巡察办为民办实事的缩影。今年3月以来,枣阳市委紧扣实际,综合运用“镇村一体常规巡、重点领域专项巡、带着问题延伸巡”机制,不断延伸监督探头,对275个村(居)党组织开展巡察,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61件。(涂新玉 白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