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公安县孟家溪镇黄金堤村,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现在水量又大又稳定,洗衣做饭方便多了!”面对回访的公安县纪检监察干部,村民易先军高兴地分享着用水改善带来的便利。
去年初,公安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供水保障,深入孟家溪镇、甘家厂乡等地开展日常监督时,有群众反映:“部分地方供水不稳定,特别是春节、夏季等用水高峰期,经常出现水压不足,甚至是停水的情况。”
带着群众的诉求,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立即展开实地调研。经了解,孟溪大垸原有多个老旧水厂,但原供水管网建设标准低、老化严重,漏损率居高不下,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行动的号角。公安县纪委监委迅速将问题反馈给县水利和湖泊局,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随后,县水利和湖泊局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体化EPC项目(一期),新修建一座“三袁水厂”保障孟家溪镇、章田寺乡、甘家厂乡、南平镇等4个乡镇集中供水,日供水规模达3.5万吨。与此同时,指导润泽水务配备数字化监测设备,对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数据实时监测、预警,解决过去数据监测不精准、问题上报不及时和漏报、瞒报等问题,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我们紧盯水厂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发包、工程实施、质量验收、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项目廉洁高效推进。”公安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胡仁军介绍,该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班子成员领办、“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协调等机制,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进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随着“三袁水厂”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4个乡镇18.89万人彻底告别了持续多年的用水焦虑。
公安县纪委监委以农村供水保障为“小切口”,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全县在建供水项目建设全过程,靠前监督、全程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农村供水保障监督检查5轮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7个,立案6人,党纪政务处分4人,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公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公安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巡检抽检制度》等3项制度。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监督的重点就在哪里。”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小切口”深化“大监督”,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开展专项监督,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李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