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汤敏
1.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作为经济学家和发展问题研究专家,您如何从中华民族历史和世界眼光来观察这场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推动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现在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实施的。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扶贫标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扶贫入户”,到现在的“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扶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精准扶贫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把每一个贫困户都找出来,建档立卡,一户一策。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壮举。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后,中华大地上就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极少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会由低保等保障政策兜底。当然,未来还有相对贫困的人群,而且相对贫困会长期存在。但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方式与现在的做法可能会有不同。所以说,精准扶贫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曾表示:中国的扶贫解决了8亿人口的贫困问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比重从40%降到目前的不到10%,中国做出了绝大部分贡献。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中等收入国家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扶贫工作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中国成功的扶贫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中国的扶贫成功经验说明,扶贫开发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作用有限,必须依靠政府强力推动。扶贫开发必须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政策,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并精准破解实体经济在贫困地区经营的困难。扶贫开发还须广泛吸纳贫困群众参与,优化扶贫项目的利益分配,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将贫困群众的收益与自身努力紧密结合,提升其自身发展能力。扶贫开发还要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和法治体系,推进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贫困人群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
2.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场攻坚战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下一步工作难点是什么?
行百里者半九十。未来的三年,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要脱贫。这个规模虽然只有五年前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扶贫越到后面任务就越艰巨。脱贫攻坚要啃几块硬骨头。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这是目前中国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地区。目前这里的很多地方贫困发生率还在18%以上。
二是大规模的扶贫移民搬迁户的脱贫。扶贫移民搬迁就是要把那些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的一千万左右的贫困人群搬下来。到目前为止已经迁移了589万人,未来三年还要再搬411万人。
三是因病因残致贫的人群的脱贫。在余下的这三千万贫困人里有一半左右是因病致贫的。另外,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这个三千万贫困人口的15%以上。传统的产业扶贫模式对这些因病致贫的人群很难显示出效果。
四是内生动力不足人群的脱贫。“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部分人状况。虽然这批人在三千万人贫困人口里面比例并不大,但这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3.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何理解“精准”的深刻内涵?
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要打好脱贫攻坚战。人们常说,脱贫攻坚打“赢”不难,打“好”不易。什么叫作“好”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突出“精准”二字。在过去几年,“精准”体现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精准施策。而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我理解,“精准”要首先要体现在坚持现行的扶贫标准,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应该说降低扶贫标准的可能性不大,但拔高标准的现象是存在的。一些地方把标准拔高,一方面使财政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另一方面还有称之为“悬崖效应”。那些没有被定为贫困户的边缘户,其实原来生活情况跟贫困户也差不太多。但因为没有被定为贫困户,精准扶贫的所有优惠政策与资源他们都享受不到。如果把脱贫的标准拔得太高,悬崖效应会越来越严重,引起新的社会不公。
第二,要有一个稳定的扶贫长效机制,短期内让贫困户脱贫相对容易,保证长期稳定的脱贫、不返贫的挑战很大。现在的政策是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即脱贫以后,扶贫政策要扶上马,送一程。应该看到,脱贫致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有些群众会因各类发展条件的欠缺而“返贫”,“脱贫摘帽”绝不仅仅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扶贫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期的“精准”帮扶。
第三,要增加贫困户的获得感。什么叫有获得感呢?一位中央领导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你给饿肚子的人一件棉袄,从数据上看,他可能脱贫了,但是他并没有获得感。所以一定要满足贫困人口的真实需要,否则即使国家花了钱,贫困户也不会领情。
4.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一是要精准施策。使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密切对应,以绣花的功夫落实脱贫举措。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安排,亲自调研,亲自解决问题,既要帮物质,更要帮精神,既要帮眼前,更要帮长远。其中各地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以及低保兜底等等要落实好。还要坚持稳定脱贫,阻断返贫的“退路”,把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提高脱贫质量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要精准退出。很多地方今明两年要脱贫验收了,这也是一场硬仗。要坚持动真碰硬考核,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动真、求真、较真,让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应该按照“脱贫即出、返贫纳入”的原则,完善贫困人口进入与退出动态管理机制特别是要杜绝“大跃进”、“数字化”脱贫,把督查巡查、暗访检查作为常态,真正把脱贫攻坚抓出成效。
三是扶贫也要创新。如何解决最后这三千多万最困难的贫困人口问题,需要攻坚,更需要创新。在这里,我提三个建议。
第一个是“扶贫车间”。最近我们考察了山东的“扶贫车间”项目。这是把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车间直接建在村头。很多留守在家的妇女,村里一些有半劳动力的老人,把家里的事料理好了后,有空就到车间里干活,计件工资,多干多得。由于是在家门口灵活就业,不需要交“五险一金”,劳动力成本下降40%。仅在山东已经有6千多个村里建立了扶贫车间,有20多万人在扶贫车间中工作,其中40%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河南等地的扶贫车间也在快速发展。这种扶贫方式对一千万的扶贫搬迁户意义特别重大。扶贫车间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收入不低于干农活,企业也降低了用工成本。
第二个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里的核心就是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我所在的友成基金会一直在通过互联网把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送到贫困地区去。从去年起,我们联合了全国三十多个公益组织、教育企业和学术机构,开展了一个“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又叫“青椒计划”。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18个省的4000多所乡村学校中的三万多名乡村青年教师,每周三晚与周六晚在手机或电脑上参加我们的“青椒”培训。课程是由北师大组织的最优秀教育专家提供的专业课。我们正在策划把这一模式运用到乡村医生、乡村电商的培训中去。
第三个是消费扶贫。目前的扶贫还缺乏一种有效手段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参与扶贫工作。我们可以动员城市中愿意通过举手之劳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在日常消费时多买一点贫困户、贫困地区的产品。现在仅城市人口就有七亿人,农村贫困人群才有三千万,二十个人帮一个贫困人口,消费一点他们的产品,是能够起很大作用的。我们正在做小规模的试验。
5.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哪些本领和能力素质?
首先就是要“心中有民”。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贫困群众的疾苦要有悲悯之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思想。要贴近群众,真诚与群众沟通,不摆“官架”,不说“官话”,与群众拉近距离,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善于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二是必须真抓实干。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不畏艰难、埋头实干的典型。扶贫工作讲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致贫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措施。“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要以身作则,带领干部群众一同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展现干部的为民担当。
三是要有敢吃苦、愿吃亏、能受气的素质。对于在一线扶贫的干部来说,他们天天与困难群众面对面,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就必须具备三种素质:“敢吃苦”,很多扶贫干部从城市到农村生活确实有很多不适、不便,需要迅速适应艰苦环境;“愿吃亏”,扶贫一线干部必须具备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基本素质,真心干事业,真情为人民;“能受气”要耐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甚至是牢骚、埋怨。
扶贫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长期工作。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还有相对贫困问题。因此,扶贫的本领应该是各级领导必备的能力素质。我们的干部只要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用润物无声的大爱,真心帮扶贫困群众,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