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功成不必在我 建功必须有我

2018-03-10 15:57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要奋斗、要创业,就离不开正确的政绩观。

“功成不必在我。”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谈到政绩观这个话题。

“政如农功”,不可能一日见效、立竿见影。我们党一直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它决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背后包含的是兴业需要铺路奠基、传棒接力,任内可能功业未成,但后任接续发展、久久为功,必会创出辉煌业绩。这提倡的是一种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既要做大做强,也要做精做细。

千秋功名看政绩。凡为官从政者,谁都想干出名堂、获得政绩。但政绩分“显”和“潜”,做显绩,易得分,易出名,易考量,人人愿意为之;做潜绩,一时难以见效,考评难以衡量,是否愿意躬身行之,更见人品官德、党性修养,也更见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毫无疑问,领导干部都想在任上成就功业,赢得上级好评、群众点赞。殊不知,这个评价不在一时,而在长久;不在金杯,而在口碑。如果领导干部只愿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工程,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可能会在任上有所“辉煌”。但这种“辉煌”失去稳固基石的支撑,只能是昙花一现,还会给后任留下沉重包袱。

君不见,有的领导干部只求眼前锦绣浮华,为了创造“显绩”,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大上项目、搞大工程,却忽略了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有的只注重眼前人才好用,不注重“后续梯队”培养,短时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效益,但长时间就会出现人才断层,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的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注重在扶智上下功夫,而是一味迁就、给钱给物,看似群众如期脱贫,但一脱手就会造成返贫……诸如此类,靠寅吃卯粮、杀鸡取卵,倒是实现了“功成在我”,却不利于后任的长足发展,不利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有些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太想成功就会造成“速生林”,那是成不了大器的。比如提升一支部队的打仗能力,需要做大量地平线以下的工作,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只能打败仗。再比如抓单位的作风建设,不注重纯净生态、综合施策,在任内就想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那也是不现实的。“善治者无赫赫之功。”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理念,扎扎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位,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才能奋力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政绩观端正不端正,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山西省右玉县,60多年来,18任党委班子不搞个人政绩、不搞“亮点工程”,一任接着一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终于把“不毛之地”打造成“塞上绿洲”,创造了右玉精神。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党委一班人50多年凝心聚力、专攻主业,积木成林、积林成森,造福当地、泽被后世,创造了塞罕坝精神。这些共产党人,不计较个人功名,始终追求的是人民群众的好口碑,是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他们彰显了新时代正确的政绩观,也创下了实实在在的政绩。

新时代是艰苦创业的时代,也是为民造福的时代。若想呈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领导干部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决不能搞“急于求成、出名挂号”那一套,必须具备“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弘扬好“传棒接力”精神,俯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动步子,真正做出值得后人称道的政绩来。如此,才能不负新时代,才能无愧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称号。(桑林峰)

相关阅读